中国给予光伏行业的政策,个人觉得可谓是不少了。眼看市场一步一步走向规范,似乎足够令光伏人欢欣鼓舞。今年“两会”聚焦包括光伏在内的清洁能源行业,一些光伏股也备受热捧。不过相对股价的提升,光伏业人士更看重的还是行业前景。政策频出、股价回升,事情看上去很美,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有很多掣肘。不过光伏业真心厌倦了种种“口惠而实不至”的画饼充饥,所有人都期待“两会”能够带来更多的实惠。
今年“两会”聚焦包括光伏在内的清洁能源行业的同时,一些光伏股也备受热捧。不过相对于股价的提升,光伏业人士更看重的还是行业前景。过去几年,光伏产业经历了大起大落,整个行业陷入泥泞。如何让光伏行业走入正轨、实现良性循环,是目前光伏业最渴求的心愿。借着“两会”的时机,各方代表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为光伏“谏言”,一时众说纷纭。在各抒己见的同时,也应该低头想一想,陷入困境的光伏业到底要的是什么?
技术决定市场
由于光伏产业此前的成本偏高,主要是依靠政府补贴实现市场需求的扩大。但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补贴严重缩水,因此进入了较为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市场严冬期。这也致使有一部分人对政府的扶持心生不满,认为是政府不够专业而导致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位业内人士曾经跟笔者讲过:“光伏行业遭遇的瓶颈,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说的最多就是‘靠政府扶持’。是无知,还是心生嫉妒,口不择言者不在少数,一个结构性原因在于这些人仍然用传统的方式看待新兴的产业,对光伏业存有误解和偏见。”事实上,光伏产业一开始就是靠技术来开创市场的。从最初的“拥硅为王”,到后来的“天价设备”,再到最后的“成本斗争”,无一不体现着技术的高贵标签。至于说政府扶持和市场过剩,那是后话。
经济学家吴敬琏就在“两会”上炮轰政府:“政府有什么本事判断哪种技术有前途?光伏技术本身也许先进,政府说要发展就大量地给钱,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你看看光伏产业已成什么样了。”从到处的蓬勃发展到如今一片狼藉,吴老的一番责问意思也很明确:光靠政府扶植,造就的世界第一靠不住。吴老的话其实没错,对于对于任何行业来说,技术的回报都难以求得一个平衡。一种技术的创新,是靠市场创收还是靠政府奖励,其实这是时间阶段的问题。
秦皇岛新禹机械有着多年层压机技术及市场经验的于经理说:“政府注重的是地方政绩,一项能打造地方经济影响力的技术,政府没有理由不去支持。政府负责投入,打开市场后政府与企业各取所需——政府为名、企业为利,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是后来行业遇到困难,政府和企业都不能看着过去的努力白费,于是政府出手救援企业,再平常不过了。与其说是扶持,不如说是“同坐一条船”。
所以说吴老先生的吐槽,恰好说明他本不了解光伏行业,被他批判的光伏产业从来就不是靠国内政府扶持活下来的。至于后来的银行融资,也是觉得有利可图,才主动去给企业送钱。说政府有错,那么当时尚德上市后施正荣成中国首富的时候这些专家干什么去了?“政府介入”的发展模式随处可见,单单批判光伏业显然是没有依据的,关键还是在于怎样有办法判断那种技术有前途。
建立稳定的资金流
一边是整体市场低迷,一边是高额债务压顶,光伏行业的春天或许还要再等上一等。从价格飙升、游资疯抄、产能激进扩张到下游需求急速收缩、流动资金困窘、企业大面积亏损倒闭,资金问题成为光伏企业生死攸关的大难题。
雪上加霜的是,受到光伏产业整体萎靡的影响,各银行纷纷调低对企业盈利的预期,紧急收紧授信,大批光伏制造企业正遭到高额债务锁喉,固有融资渠道难以为继,濒临资金链断裂边缘。“两会”期间,江西省长鹿心社干脆直接向央行行长周小川吐槽甚至开口要钱:“去年对江西光伏行业融资存在严重的一刀切现象,很不公平。”谈及去年饱受欧美“双反”困扰的光伏业发展,鹿心社有些担忧和无奈,“江西光伏产业在全国排名也是比较靠前,个别企业债务扩大导致银行收紧整个行业贷款。”
晶科能源是江西省内以生产太阳能硅片为主的最具规模的高科技光伏企业之一,这家企业出现在了今年两会江西省政府对外宣传手册上。而以往风光一时的尚德、赛维则销声匿迹。晶科能源陈康平是十二届全国人大新晋代表,在过去的一年里,他的企业有惊无险,发展还算稳健。而对于“要钱”,陈康平则显得更明确、更有目的性。他建议提高光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优先性,使其能快速上市、发债;另外希望打开大型投资基金、国外资本进入光伏市场的大门。他还建议降低商业银行进入该领域的门槛,延长贷款年限,同时进行利息补贴。
光伏是资金密集型产业,稳定的资金链是支撑企业正常运转的“生命线”,融资困难使光伏企业的寒冬更加难熬。短期内无法提振市场需求,而长期战略又没有稳定的资金链,这一矛盾企业改如何解决呢?对此,《光能》记者特别采访了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GCL)经营管理部行业分析师吴群星。吴群星说:“现在行业的低迷使得包括PE、银行等在内的机构对整个行业的投资热情骤减,资金链断裂随时都可能出现。国内已有80%的光伏企业正面临资金链条紧绷甚至断裂的风险。尤其是一些匆忙上马、规模不大且处于产业链条末端的中小企业,更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吴群星还说:“光伏电力是新兴能源,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长远的意义十分重大。”他建议,政府和央行要从根本上想到为光伏开源,通过立法约束和市场手段解决。合理地制定可再生能源附加和环境税,限定电力公司的回报率,避免其追逐发电量的模式来获得利润,同时建立合理的电价和节能激励政策,并对此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从企业自身来讲,目前经营压力比较大,盈利能力严重下降,光靠目前单一的盈利模式很难生存下去。对于中长期的战略规划和未来资金流的掌控,可以说是迫在眉睫了。
民营企业起主导作用
过去几年,中国光伏产业迅速膨胀,最终造成了产能过剩和内需不足的局面,加之欧美“双反”的迫害,使得国内光伏企业举步维艰,摇摇欲坠。所幸的是,行业和政府都把目光瞄向了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甚至许多国外企业也跃跃欲试。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还得是政策先行。于是乎,所有人开始“要政策”。
中国的光伏产业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色,那就是民营企业主导,所占比重相当之大。光伏是热门新兴产业,加之国家鼓励民间资本的投资,所以很多民营性质的光伏企业先后涌现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在中国光伏行业整个产业链发展历程中,民营企业不仅是行业先锋,更是行业主力军。无锡尚德、常州天合、中国英利等在国外上市的光伏领军企业就是从民营企业成长起来的,其中尚德电力的创始人施正荣博士甚至一度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首富。
此次“两会”,民营企业家们对国家出台能落到实处的光伏政策展现出了急切的渴望。晶科能源陈康平在议案中建议出台相关法规,确保合法光伏电站的并网、运行发电,及时发放电站补贴。锦州阳光董事长谭文华在谈到扩大国内市场时,首先指出行业自身应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多样化的产品以适应农业、交通、建筑行业的使用;他还希望政策能在贷款扶持、税费减免、剩余电力全额收购方面进行扶持。保利协鑫董事长朱共山则认为当下的产业政策应是对内扶优扶强,对外则要打击外国企业的低价恶性竞争,增强国内光伏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民营企业对解决就业压力和增加经济增长点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江苏徐州艾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行销业务经理陈晨对《光能》杂志的记者说:“站在我的角度讲,我最关心的是电力市场能不能让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去,让更多的企业更有前景的技术加入到电力市场里。这里最基本的条件是,这个系统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在政策的引导和驱动下,让电力系统朝着高效、低成本、安全的角度发展。这样好的技术才有机会。”
光伏企业家们对政策的期许,反映了他们渴望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化的强烈愿望。市场这么大,没有切实的政策规范,市场发展的结果一定是被泡沫淹没,难以为继。很多企业对自己的技术有信心,就是对电力市场的现状非常担忧,都眼巴巴地指望政策能够给点力呢。
信心与耐心
作为清洁能源最热门的新兴产业,光伏在中国创造了很多足以自傲的成就:尚德、赛维、英利这些龙头企业、雄踞世界第一的光伏组件出货量、最低的技术成本、最年轻的中国首富……
然而近两年来,产能过剩和贸易壁垒使全球市场形势持续萎靡,光伏行业整体震荡,大大小小的企业无一幸免。
但是,光伏行业有罪吗?这些年的发展,光伏行业犯了什么错吗?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个答案。唯一可悲的就是一些企业家过分的雄心,最终让群体都在一个泥泞的市场中肉搏。这就像是高考,你学习好与不好,你都要去面对,而最终的成绩好与不好,你都会有属于你的前程。
曾经卸任LDK董事长的彭小峰,永远是赛维灵魂,最终重掌帅印;被高层剥离的施正荣,也永远是光伏行业的英雄。所以,基于目前面临的种种困难,对于该如何拿出正确的对策和解决方式,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否乐观,我们都应该保持足够的信心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