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无论是光热发电项目开发商、还是光热发电设备生产商,在推进其业务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少都将目光集中于建设示范性回路或项目中去,目前有研究统计了我国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示范性回路或项目,并希望由此引出一个命题:每个企业都需要建设示范性项目吗?谁应该主导这项建设?
为何要建?
中海阳等在内的不少光热发电企业正在积极筹划建设新的实验回路项目。诚然,建设示范回路或项目首先是值得肯定的,通过示范项目的建设可以收集实验数据,积累项目经验,改进产品性能,对未来光热发电项目的大规模开发意义重大。但问题是,是不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去建设这样一个项目?
我们可以从技术角度将相关的示范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对新技术或自有技术的验证项目,一类为传统的技术示范项目。新技术的推广需要经过实验室、小试、中试,直至走向市场,为此由技术的持有方投资建设相关的实验性项目无可厚非。但对于传统的较成熟的技术,如全球已有成熟应用的槽式技术,全国上下都去分别建设类似的示范项目,或许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对于以光热发电产品组件生产销售为定位的厂商,更无必要耗费巨资投建这样的示范项目。
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在问及为何要斥资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元来建设这样的一个示范性项目时,其回答可以归结为两点:1、积累项目经验;2、测试验证产品性能。我们可以将相关企业划分为设备生产商和系统集成商两大类,对于系统集成商来说,通过示范项目的建设来为后期大项目的实施积累系统集成经验,当然值得肯定;而对于设备生产商来说,其本无必要去积累系统集成的经验,其需要的是对其产品的验证和改进。当然,设备厂商会说,没有一个验证项目,如何检验产品性能?或许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放眼国内,示范性项目虽说也有不少,但真正建的好的又有几个?真正具有示范性意义的又有几个?真正可以拿来用于产品检测和验证的又有哪个?
这或许正是设备厂商的苦恼,对于定位精准的某一设备厂商来说,研发出来了新的产品,急需对产品进行验证和改进,没有项目,就无从验证,送往国外进行验证和性能改进,成本高昂。为此引出的问题是,我国目前缺少西班牙PSA和美国太阳能热利用测试中心(NSTTF)这样的平台,提供公共的、权威的产品检测和验证服务。如果我国也有这样的平台,相信至少有一部分设备厂商就不会转而寻求自建项目,自我验证了。
我国目前业内推进力度最大的仍属槽式技术,槽式相关设备厂商的数量也最多,但遗憾的是我们未能先期建设一个槽式示范项目,当下我们急需尽快弥补这一缺憾,建设一个槽式标准回路或MW级的槽式示范电站,为国内厂商提供集热管、反射镜等产品的实验验证服务,帮助他们改进产品设计、提升产品性能。
谁来主导?
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公共的检测试验平台,那么,谁应该主导这项任务呢?我们认为应由也只能由国有单位承担,就如中科院电工所建设塔式示范电站、中广核建设示范回路项目一样,这样的一些国有科研单位、国有企业应主动承担起这项任务。这本身就是一个公共试验平台,也只有带有国有性质的单位才能做得了这件事。
值得肯定的是,国有单位已经做了,或正在去做这样一项工作,但问题依然很多。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主导方更加的开放,更加的不惜成本,有更加准确的定位。我们需要更清楚地认识道:做这个工作是为了一个产业的发展,而非为了自己;做这个工作必须不计经济成本,我们只求最终运行效果;做这个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而需更加开放;我们做的是一个成熟的可以让业内厂商拿来用的项目,而非一个以验证自有技术为目的的项目,我们需要打造的应该是这样一个平台:在设备选用上选用国际上最成熟的产品,在系统集成上尽可能地学习国外成熟经验,尽可能地将其打造为接近PSA平台项目运行性能的平台。只有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我们的设备厂商才可以真正地发现自己的产品性能缺陷,才可以有效指导其产品改进升级。
这个工作应该是在某国有单位的主导下,集合全国光热发电业界专业人士,甚至尽可能地整合国际专家资源,共同承担并具体实施的这样一个工作。我们需要撇弃一切私己利益,因为这是真正有益于我们大家的公共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