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太阳能光伏行业协会 浙江省太阳能光伏行业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动态
浙江磐安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推进分布式光伏省级试点(2)
时间:2022/02/16 来源:系统管理员 浏览次数:52次

2月14日,浙江省磐安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提到,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入选全省首批低碳试点县名单和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省级试点,华电磐安100兆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成功举办“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浙江主场活动,成为全省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县。创成国家级节水型社会。

开展低碳试点县建设,创成全省首批“无废城市”;推进分布式光伏省级试点,屋顶光伏发电并网5兆瓦以上,集中式光伏并网50兆瓦以上。

原文如下: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2月10日在磐安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及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诸多不利因素,全县上下在省市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把握大势、抢抓机遇中开拓奋进,在应对挑战、抵御风险中担当作为,较好地完成了“五大愿景”目标任务。

(一)全力打造“后发崛起的活力之县”,积蓄了跨越发展新动能。持续拓宽“两山”转换通道,全面构建“1+3+3”绿色产业体系,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9.3:41:49.7,实现了“三二一”结构。谋划建设城市、工业、农业、旅游、特色小镇等五大发展平台,江南药镇通过省级特色小镇命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推进。GDP年均增长6.4%;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43%和9.56%。实施政府投资类重大项目175个,总投资475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1亿元。

(二)全力打造“宜居宜游的品质山城”,焕发了城市发展新生机。开展了复县以来规模最大的老城区拆迁改造,累计拆除9个区块48万平方米;建设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完成安置2170套。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系统推进城区森林公园美化、彩化、亮化工程。加快产业培育和业态植入,实施后田畈、壶厅等区块退二进三,推动万影达影视文化产业园、宝龙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形象,彰显了城市特色。

(三)全力打造“优美生态的乡村乐土”,夯实了城乡融合新基础。以“三级联动、六美同创”为载体,建成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全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创建省级美丽城镇10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7个、美丽乡村风景线2条、美丽河流3条,连续两年获评省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县、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登上中国“三农”创新十大榜单。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空气质量指数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基本建成全域“污水零直排区”,连续三年获得五水共治“大禹鼎”,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面推进“三改一拆”、垃圾分类处理等行动,获评省“无违建县”,生活垃圾实现总量负增长和处理零填埋。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与毗邻县市公交互联互通,杭绍台高速、金台铁路建成通车。

(四)全力打造“独具魅力的养生福地”,打响了身心两安新品牌。深度挖掘“身心两安·自在磐安”品牌元素,开展原生态、古村落、中医药等资源整合,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A级景区镇、景区村覆盖率93%、64%,创建历史文化村落29个。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累计发展农家乐特色村108个、农家乐1014家、床位1.95万张,创建省级农家乐特色乡镇1个、省级农家乐集聚村9个,创新发展“磐安山居·共享农屋”2600家,被评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五)全力打造“平安和谐的幸福家园”,增进了人民群众新福祉。脱贫攻坚圆满完成,低收入农户收入年增幅12.5%以上。新建改造学校13个,学校布局明显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新建改造医院、卫生院7家,医疗卫生条件逐年改善,医养结合模式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并在全省推广。全面推进精密智控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无疫净土”。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9.5%以上,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城乡同标。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群众精神生活更有质量。办成了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居家养老服务等一批群众关注的民生实事。完成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和行政村规模调整。连续16年获评省平安县。

各位代表,2021年,我们按照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生态富县,生态富民”战略,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33.86亿元、增长8.1%;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达到21.46亿元,增长1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9.7%。

(一)抓转型、优服务,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休闲旅游加快发展。扎实推进旅游“双创”工作,成功入选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省级试点县,3A级景区城通过验收,大盘山博物馆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新创3A级景区村10个,尖山、双峰分别列入全国、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湖上村、横路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花溪村入选全省首批气候康养乡村,景村共建“花溪样板”在全省推广。举办各类节庆活动20余场,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稳定增长,被评为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深入推进产业转型提质行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7%,威邦集团产值超30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6.4%;金磐数字经济园成为我县首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2家;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项目1项、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1项。建筑业产值174.3亿元,其中省内产值65.7亿元,同比增长31.2%。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中药材博览会升格为省级节会,举办全省首届中药产业发展大会。实施中医药产业振兴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基本完成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项目建设;新增道地药材、林药种植面积3600亩,新建标准化种植基地6200亩,创建省级道地药园3个,建成共享加工点15家,开发中药类大健康系列产品8款,新增药膳门店15家。万影达影创园入驻12家影视文化企业,浙中影创城基本完成3个影棚建设。华厦智慧物流园开工建设,规上服务业营收保持较快增长。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开展耕地“非粮化”整治,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万亩,完成粮食播种8万亩、产量2.5万吨。创建国家级生态药蜜文化园1个,完成全县首家万头数字猪场建设,“山之舟”被评为全国首批生态农场。“磐安茭白”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磐安云峰茶、猕猴桃、红爪姜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获评“2021年度中国茶叶百强县”,新渥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二)抓项目、扩投资,发展支撑日益夯实。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谋划县市长项目4个,开工3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79个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资4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7%。抽水蓄能电站、流岸水库、杭温高铁(磐安段)进展顺利,S323安田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车,高铁连接线云山至后力段开工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用。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签约项目47个,投资额171.4亿元,落地38个,落地率81%,到位资金25亿元,中科神探、孙行者共享汽车等一批数字经济、新能源、现代服务业项目签约落地。要素保障持续增强。入选全省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一县一策”样本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加速推进,岭口畈、斐湖畈项目通过验收入库。保障项目用地6439亩,消化批而未供4402亩,低效用地再开发821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710亩。向上争取各类补助资金20.3亿元、一般债券3.5亿元;新增贷款45.2亿元。

(三)抓改革、促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区域协同发展步伐加快。完成新老城区同城化、台地区域一体化、环大盘山区域协同化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省经济开发区方案上报省政府;江南药镇获评全省首批“诗画浙江”大花园“耀眼明珠”,入选省首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金磐开发区亩均税收跻身省级经济开发区(西南片)前三名,探索飞地园区新模式被评为全省小微园最佳实践案例;磐普产业园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环白云山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东磐消薄飞地启动建设。数字化改革蹄疾步稳。县级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数字磐安总门户和5大综合应用门户上线运行;“浙中药”入选全省数字经济系统第一批优秀地方特色应用,“医共体+数字120”等11项应用列入省级“揭榜挂帅”项目清单;城乡客货邮“BRT”、“山居在线”等6项应用列入省级部门数字化改革试点。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组建磐维信息咨询公司,入围全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介项目库。全面推进“三资”管理改革,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上线率100%。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振兴“政银担”集成创新试点,完成293笔担保金额2.37亿元。完成全县GEP核算报告编制。

(四)抓创建、严管理,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城市更新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九大区块建设,有序推进住人危房改造和住房特困户安置工作。推进老城区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工程,完成文溪绿道、浙江之心桥、海螺山及沿溪景观提升工程。完成东溪街、中街、海螺街等地下综合管廊和道路改造。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青创园、宝龙商业综合体正式开业,初步形成特色商业街区、步行街、购物中心等商业形态。美丽乡村提档升级。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开展“示范村评选”“落后村摘帽”行动,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村29个、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3个,创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新渥街道获评美丽城镇省级样板。

(五)抓重点、攻难点,生态建设卓有成效。生态空间持续优化。开展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城镇开发边界方案获省政府批复,调整优化大盘山省级森林公园,有效拓展城区及周边发展空间。生态质量持续提升。全面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交办件和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空气质量优良率100%,PM2.5浓度21微克每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52,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实现全域Ⅱ类水目标。加强垃圾分类长效管理,创建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2个、示范小区4个,在全市率先开展农贸市场“限塑”工作,基本完成“无废城市”创建。生态试点成效初显。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入选全省首批低碳试点县名单和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省级试点,华电磐安100兆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成功举办“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浙江主场活动,成为全省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县。创成国家级节水型社会。

(六)抓投入、强保障,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保障更加健全。持续做好低收入农户动态管理工作,大力推广“一亩万元”增收模式,低收入农户增收15.6%,年集体经济总收入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208个,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81个,被列入省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农村饮用水提质增效,台地水厂、玉山水厂投入使用。新增城镇就业194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02%。医保住院实现全国异地联网结算,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大病保险选缴率分别达到99.69%、99.95%、93.6%。深化“医共体+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成立全国首家气象医养中心,乡镇示范型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改造30家,适老化改造135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50户。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创新推出“1+N”图书馆建馆模式,建成基层图书分馆11个、图书流动站点116个,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78家、乡村特色馆35个,成功创建省农村文化示范县。县职教中心、安文小学、第二实验幼儿园投入使用,空调进教室实现全覆盖,创成省基本教育现代化县,教育“双减”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深化医共体建设,与省立同德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县域就诊率提高到77.4%,获评浙江省健康促进县;人民医院急诊医技综合楼、中医院迁建项目基本完成建设,县妇保院迁建项目开工建设。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创建浙江省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17个,完成磐安县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改扩建。平安建设不断深化。落细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筑牢疫情防控底线。深化“山城管事”全域治理模式,化解信访积案130件,实现“无信访积案县”四连创。尖山司法所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方前镇和溪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纵深推进“根治欠薪”行动,劳动关系持续保持稳定和谐。加大网络犯罪打击防范力度,电诈案件发案数下降16.1%。开展危化品运输、食品药品等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0%、33%。

(七)抓法治、提效能,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效能建设不断深化。以攻坚争先“八大行动”为载体,大力营造“拼搏实干当先锋,争先进位创一流”的工作氛围,强化工作落实,提升政府执行力。深入实施“三服务”2.0版,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6163个。制定完善优化营商环境“10+N”2.0版任务清单,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开办网办率100%,全流程办理率94.5%;“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受理率98.75%,“互联网+监管”掌上执法率99.84%。法治建设扎实推进。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高质量办理建议提案285件。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搭建“互联网式”监督通道,实现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行政争议发案量有效下降,成功创建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廉政建设持续深入。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自觉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进一步强化财政、审计监督职能。深化“打树强促”专项行动,全域推进清廉村居建设。

此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作用充分发挥,红十字会、慈善事业全面发展,统一战线、民宗、统计、档案、文联、气象等工作不断加强,国防建设、军民融合、对口支援、对口合作等工作深入推进。

各位代表,奋斗伴随艰辛,收获凝结汗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市县委举旗定向、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舟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参与磐安建设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疫情防控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基础不牢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二是经济总量偏小,传统工业占比过高,产品层次较低、附加值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三是民生社会事业基础仍然较弱,城乡建设、乡村振兴等底子薄、任务重,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短板依然突出;四是部分干部不适应新常态新要求,“不愿为、不敢为、不善为”的现象仍然存在等等。对此,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使命担当,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磐安稳固基础、攻坚突破的重点关键期,争创优势、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期,政策激励、促进共富的重要窗口期。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激情号召全县上下牢记初心使命、锐意开拓进取,以时不我待的赶考心态和扛旗争先的前列意识,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山区样板县。落实好党代会精神,推动县委擘画的壮丽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是新一届政府的责任、使命和担当。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对金华、对磐安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线,按照“扛旗争先、崛起浙中”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生态富县、生态富民”发展战略,加快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县域经济实力,提高百姓幸福指数,着力打造实体经济绿色崛起的新磐安、“两山”理念转换先行的新磐安、数字赋能创新突破的新磐安、共同富裕山区样板的新磐安。

力争到本届政府任期届满时,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走在山区26县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年均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8%。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工作中要做到四个坚持: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加快观念转变。“四个新磐安”是我们跨越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必须要始终坚持“小磐安也有大梦想,小地方也有大作为”的信念,克服发展进程中的等靠思想、工作当中的敷衍心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思维定式,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必须坚持扛旗争先,提高工作标准。对标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四个新磐安”的目标和争创“八个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就是要对标磐安在全省、全市及山区26县的发展定位,就是要对标人民群众心中所向。对每项工作、每个目标我们都要争先创优,力争在每个领域都创造出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新优势。

——必须坚持责任担当,构建系统体系。打造共同富裕山区样板县是一项引领性、总牵引的工作,也是今后五年的重点目标和核心任务。各项工作、各项任务都要从执行落实的角度画好“路线图”、明确“时间表”、细化“任务书”、压实“责任链”,形成高效推进体系;都要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制定一个方案、成立一支专班、谋划一批项目、集成一批要素、配套一批政策,做到环环相扣、步步相接,确保工作不脱节、计划不落空。

——必须坚持实字为先,提升干事能力。要把真抓实干作为根本准则,大力弘扬“狠抓落实、埋头苦干、立说立行”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政策把握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城乡治理能力、招商引资能力、营商服务能力,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努力干出磐安跨越发展的新境界。

具体抓好七项工作:

(一)以提升生态质量为目标,实施环境整治行动,建设更有魅力的美丽磐安。打好环境保护持久战,统筹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行动,出境水质稳定在Ⅱ类,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稳居全省前列。全面实施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创成“低碳县”。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GEP核算制度,GEP的GDP实现率达到30%以上。

(二)以加快转型升级为主线,放大平台承载优势,加快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深入实施做大产业扩大税源行动,做大做强“1+3+3”主导产业,打造康养旅居、中医药健康、先进制造、现代建筑业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00家以上、总产值200亿元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强化科技创新引领,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45%。推进平台能级提升,分类推进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特色小镇、铁路站场、产业园中园等建设,不断提升平台承载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重大项目。

(三)以深化城乡一体化为载体,强化统筹融合发展,绘就新时代“磐安山居图”。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加快新老城区同城化、台地区域一体化、环大盘山区域协同化发展步伐。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山城;加快集镇建设,实现更高质量、更广覆盖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5%;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实现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全覆盖。推进强村富民行动,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到50%以上,乡村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四)以激发发展活力为重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造数字赋能山区样板。扎实推进数字化改革,打造“山区幸福在线”“浙中药”等一批数字化改革“硬核”成果。深化山海协作,金磐开发区力争五年经济总量翻番,成为全国飞地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样板;认真谋划推动产业飞地、人才科创飞地建设;推动磐普产业园提能增效;完成东磐消薄飞地建设。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便民服务最优、机关效能最高的“两优一高”示范县。

(五)以提升人文品质为方向,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构建精神文明新高地。坚持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群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高水平融入诗路文化带建设,实施寻宋解韵行动,推进婺州南孔、古茶场“浙江文化标志”培育项目建设,加强药文化、非遗文化及名人文化挖掘研究和活化传承。扩大优质文化服务供给,构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统筹抓好各类文明创建活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六)以提升民生福祉为宗旨,织密社会保障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完善多元长效的富民增收体系,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86。持续落实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坚持兜底线和补短板相结合,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住房、饮水等民生领域短板,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七)以社会平安和谐为根本,整体智治唯实惟先,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转型,健全“四治”融合城乡治理体系,全县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达到95%以上。高水平建设“法治磐安”“平安磐安”,开展“八五”普法,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统筹安全和发展,加强应急预警、应急指挥、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平安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争获首批三星平安金鼎。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县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10%以上,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打造“四个新磐安”作为各项工作的总牵引,更加注重战略规划引领一张图,聚焦目标、明确方向;更加注重资源要素保障一本账,突出重点、提升效益;更加注重工作协同推进一盘棋,扛旗争先、凝聚合力。

(一)做强实体经济,构建更富活力的产业体系

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完成省级经济开发区设立整合,加速推进5个产业园中园建设,推动方前、新渥等5个小微园建设,建设高能级的产业发展平台。全面落实“放水养鱼”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雄鹰”“凤凰”“雏鹰”行动,支持威邦、鹏孚隆等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培育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家,新增规上企业15家以上、超亿元4家以上,规上和规下工业增加值均增长13%以上,外贸进出口增长8%以上。深化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推广“互联网+”“机器人+”,创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项、“云上企业”1家、省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0个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3%以上。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23万元。积极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奋力打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攻坚战,加快推进大盘山名山公园和云山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环白云山康养旅居综合体、万影达影视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景区镇、景区村覆盖率分别达到100%、70%。积极实施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完成25个示范点建设。聚焦避暑、研学、影视、户外、养生五大基地,推动浙中山地公园建设,培育一批体验式、参与性、场景化旅游新业态,全力打造长三角知名康养旅居目的地。加大旅游营销力度,举办各类节庆活动,用好新媒体、云平台,持续扩大磐安旅游影响力、知名度,打响“身心两安·自在磐安”品牌,旅游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提升发展现代农业。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全面完成“非粮化”整治任务,粮食种植面积8万亩,农业产值增长2.6%以上。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农作物和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省市目标。推进茶叶、茭白等特色产业品牌化、集约化发展,实施玉山台地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成2个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生猪、中蜂、水产等养殖业发展,争创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深入实施“特色创优”工程,申报省级农产品金奖2个,新认定绿色食品4个以上,新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

培育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做好“一县一业”文章,完善中药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办好第二届浙江省中药材博览会,加快江南药镇2.0版建设。启动县域中药材资源普查。建设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10个以上,推广中药材绿色发展示范基地8000亩,新增林药种植面积2000亩以上。大力发展中药深加工,中药工业产值增长30%以上。加强浙八味药材城建设管理,年交易额增长10%以上。深化“三共享”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拓宽道地药材优质优价转换渠道。成立磐安中药产业科创联盟,引种驯化珍稀药材、研发中药系列产品8款以上。加快中药产业与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推进磐安药膳产业化。加强中药品牌建设,提升“磐五味”公共品牌影响力。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2家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长10%以上。培育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建成华厦物流园;加快发展养老、家政、租赁等生活性服务业。建成宝龙艺珺、万达锦华、白云颐居等酒店,加快云海方舟、玉岑山居等星级酒店建设。大力推进消费升级,发展新零售、新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6%,网络零售额增长15%以上。

(二)扩大有效投资,积聚更加坚实的发展支撑

坚定不移抓招商。把招大引强摆在全局工作的核心位置,坚持“一把手”招商,充分发挥四个驻外招商组的作用,抓好乡情招商、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突出重点平台,全面梳理空间容量、存量用地、资源分布、产业类型等要素信息,落实招商项目谋划储备、对接洽谈、开工建设等全流程运行机制。更加突出招商项目质量,紧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吸引更多中医药健康、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与磐安发展实际契合度高的项目落地,力争招引7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个、3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个,到位资金22亿元以上;县(市、区)长项目落地率50%以上。

精准有效建项目。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打通“谋划、决策、推进、评价”四大环节,形成项目工作闭环。提高项目谋划精准度,推进S209安文至窈川、S316新渥至双峰、方镜线方塘至胡宅段等交通项目和新渥小学改扩建等一批教育卫生项目前期。建立项目专班推进机制,加快抽水蓄能电站、杭温高铁磐安段、流岸水库、G351安文至马宅段(磐安段)、县文体中心建设,建成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急诊医技综合楼、中医院投入运营,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开工率、计划投资完成率均达95%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开工率90%以上、计划投资完成率9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积极主动向上申报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入围省重点、省重大产业、省重大服务业项目、省“六个千亿”工程。

围绕要素强保障。高质量完成县乡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开展工业用地全域治理,完成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提升800亩;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完成8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消化批而未供800亩,盘活存量300亩,新增建设用地复垦100亩;探索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体系,积极争取中央预算资金、省级补助、政府债券等上级支持。深入推进国资体制改革,支持国企做大做强,建立健全现代化管理制度,切实在国计民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主力军、顶梁柱、突击队作用。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加大金融产品供给,全年新增贷款36亿元,存贷款余额增长13%。

(三)推动改革开放,释放更为强劲的发展活力

迭代升级数字化改革。对接落实全省数字化改革“1512”工作体系和“141”体系的衔接贯通。围绕“一本账”场景应用,深度谋划一批具有开创性、引领性、示范性、可复制推广的重大应用,深化“浙中药”“山居在线”“山城急救”场景应用,打造“山区幸福在线”等多跨特色场景应用,加快推进省级试点场景建设,确保典型应用全面上线。深入开展理论制度研究,力争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在全局立得住的理论制度成果。推动群众和企业“一件事”扩面,实现更多“一件事”网上、掌上联办,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全面加强对外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优质资源,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合作。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科创、资本要素对接,积极谋划人才科创飞地建设。深入推进山海协作,加快东磐消薄飞地项目建设;加强与金义新区对接,稳步推进产业飞地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

不断提升创新水平。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通过省级验收,中药材省级农业科技园、塑料制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加快建设。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以上、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8家以上、市级技术中心(设计中心)3家以上。深入实施人才科技新政,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增长15%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43%,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4%。推进产学研有效合作,常态化开展“揭榜挂帅”行动,攻克产业“卡脖子”难题5个以上;持续发挥省市科技特派员作用。

(四)强化统筹融合,建设更高品质的美丽城市

加快老城有机更新。以城市风貌提升、龙山未来社区、美丽县城创建为抓手,高标准建设县城“十个一”城市基本形态,努力打造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山区样板县。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品质山城”建设“六个十大工程”。协调推进供水、供电、供气、排水、排污等各类管线管网改造;持续推进老城区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工程,完成花台山、海螺山、西山等森林公园建设及山体彩化亮化工程;加大城南区块系统更新改造力度,基本完成联进区块房屋拆除和屋基安置,并启动建设。

实施新城赋能行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快新老城区同城化步伐。完善路网体系,实施高铁连接线云山至后力段拓宽改造,加快推进杭温高铁站场区块主干道和站前广场建设;优化供水体系,推动新老城区供水一体化;丰富城市业态,浙中影创城、国药文化城、汽车城等项目建成投用,加快推进金仙禅意等项目建设。

实施城市管理提升行动。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复审成果,做好市政设施养护、绿化美化亮化,建立一体化养护管理机制。深化“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常态化管理机制,推动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数字化转变。坚持疏堵结合,持续开展治乱、治堵等行动,进一步规范城区停车秩序。加强社区建设,重视小区物业管理,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五)深化乡村建设,绘就更具韵味的美丽画卷

精心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启动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休闲茶乡带)建设,打造尖山——玉山“多彩台地”县域风貌区,新创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风景线1条、示范乡镇1个、特色精品村3个、达标村33个,新增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1个、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评选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以上,加快推进湖上等未来乡村建设。巩固提升美丽庭院2000个以上,打造美丽田园2个、美丽景区1个;高品质建设美丽公路14公里、珍贵彩色森林5000亩、美丽河流1条。积极建设美丽城镇,尚湖、方前争创省级样板。

高标推进人居环境治理。强化农村环境长效化、精细化管理,建成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个、示范小区4个;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无害化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均达100%。推进农村公厕服务大提升行动,创建省级星级公厕15座。持续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现农村危房动态清零。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处置和问题整改“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治到位。

厚植绿色生态优势。开展低碳试点县建设,创成全省首批“无废城市”;推进分布式光伏省级试点,屋顶光伏发电并网5兆瓦以上,集中式光伏并网50兆瓦以上。实施蓝天工程,以双控双减、扬尘污染防治、工业企业VOCs源头替代等为重点,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推动全县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进“五水共治”,巩固提升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成果,出境水质保持II类水标准,力争再夺“大禹鼎”。强化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大力推进砂石资源专项整治,统筹推进植树造林和森林灾害防控。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争取列入固碳增汇试点县。做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

(六)加大民生投入,创造更高水平的幸福生活

全力推动强村富民。以共同富裕示范区缩小收入差距试点为抓手,深化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行动,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到40%。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低收入农户增收14%以上。持续推进全省农家乐第一村建设,打造“磐安山居”品牌农家乐50家,新发展或改造提升三星级农家乐100家、四星级农家乐(包含银宿以上)30家,农家乐经营收入3.8亿元以上;实施磐安小吃新一轮发展规划,建立磐安小吃后厨基地,新增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农村饮用水提质增效工程,加快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大病保险选缴率不断提升。全力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健全“1+8+X”社会大救助体系,稳步提高特困人员和低保、低边补助水平。深化“医养结合”,实施养老服务提质扩面,推广安文街道“安养”模式,新渥敬老院建成投用,新建或改造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0家以上,居家养老照料服务全覆盖。改造无障碍家庭20户以上,创建省级无障碍社区(景区、村)1个,残疾人康复中心建成投用。常态化开展双拥工作,全方位构建退役军人帮扶援助体系,推进方前、仁川等烈士陵园改造修缮。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开展“校中园”整治;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启动新一轮学校撤并;提升普高教育质量,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增强教育竞争力。深化“医共体”建设,提升人民医院县域医疗中心地位;加强与省立同德医院深度合作,推动中医院特色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公共文体设施,办好省运会相关赛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婺州南孔、古茶场人文基因挖掘研究和活化传承;提升精品特色礼堂10家以上,建设数字礼堂20家以上,建成乡村特色馆10家以上。

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交出防疫高分报表。构建完善“大调解”体系,狠抓信访源头防控和积案化解,努力实现“无信访积案县”五连创,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推进“山城管事”治理模式,优化“山城办事员”队伍,完善村级“美好家园参事会”建设。做好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半篇文章,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扎实推进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民房消防安全整治,守牢防汛防火、道路交通、地质灾害等各类安全底线,确保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实施“病险库塘”除险清零工程和小型水库系统治理,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坚决打击黄赌毒、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安保工作,力争夺得“二星平安金鼎”。

各位代表,我们将继续按照“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的要求,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同时,统筹做好国防、民族、宗教、侨台、外事、统计、档案、地方志、工会、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红十字会等工作。深化东西部协作工作,加强国防动员教育和军民融合工作。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我们一定心无旁骛抓发展,脚踏实地惠民生,在新征程中干出新业绩、展现新气象,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一)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引领力。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上级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切实抓好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加强法治建设,提升科学决策力。持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动“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落实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接受群众、媒体和社会监督。加强行政争议预防和化解,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三)加强效能建设,提升执行落实力。健全完善大抓落实机制,强化清单式闭环化管理,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深入推进“三服务”活动,及时回应企业和群众关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积极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努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磐安的发展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履职尽责力。发扬勇于自我革命精神,加快建设变革型组织。坚持生成性学习、保持创造性张力,以理念、机制、手段的重塑,克服本领恐慌、能力不足问题。发扬斗争精神,建立重点难点问题下基层会商、赛马比拼等机制,加大督促检查、跟踪问效力度。强化实干实绩导向,深化争先创优行动,争取更多工作走在省市前列、列入正向激励。

(五)加强廉政建设,提升廉洁自律力。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清廉政府建设,不断完善政府项目招投标、公共资源交易等制度,持续加强对重点部门、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审计监督和整改督促。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从严控制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强化预算管理,梳理盘活国有资产,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坚决支持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磐安新一轮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在中共磐安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鼓发展之劲、聚发展之力、求发展之效,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扛旗争先创一流,崛起浙中显担当,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山区样板县而努力奋斗!

新闻推荐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