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开工率较去年明显回升。装机并网方面,今年1-2月份全国太阳能(8.760, -0.25, -2.77%)新增装机10.86GW,同比增长234%。
不过,3月以来国内多地出现的聚集性疫情,或将成为电站建设眼下之忧。国内组件厂多分布在华东地区,对外物流受阻可能导致运输不及时,电站建设出现延期。
多位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结合此前经验,疫情反复会带来短期冲击,不过在得到有效控制后,受抑制的环节将会逐步恢复。全年看,无论是风光大基地,还是整县推进政策,电站建设在今年都会进入发力期,一季度高增长有望延续。
户用光伏担纲增长主力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今年1-2月份全国太阳能新增装机10.86GW,同比增长234%。另据机构统计,其中户用预计新增6GW+,装机持续超市场预期。
“早在去年下半年,分布式光伏装机就出现爆发的特点,今年将会延续这种趋势。”一位长期观察光伏行业的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在目前上游价格情况下,分布式电站经济性强于集中式,是其成为增长主力的重要原因。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一季度电站施工存在一定的分化特点。隆众资讯分析师于多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集中式电站在一季度尚没有迎来特别明显的恢复。新增装机量不一定体现在电站的施工建设中,特别是集中式光伏电站在去年底的抢装,会有延迟到今年再并网情况。不过,户用光伏对价格有更高容忍度,增长较好。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对电站建设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光伏产业链呈现明显的地域特点,组件厂在出口运输和电力成本的考虑下,多分布在华东地区,而大型集中式电站在三北地区分布较多。货运车辆和人员是疫情防控重点检测对象之一,组件外运物流受阻,对电站建设都会有影响。
山东航禹能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丁文磊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分布式装机业务受疫情反复影响比较大,主要体现在组件物流运输方面,长距离输送和人员流动都比较困难。此外,分布式光伏电站集中的中东部地区也是疫情多发区,目前开工比较低迷。
于多认为,结合前两年的疫情防控经验看,短期内有一定冲击,但是疫情影响消减后预计会取得较快恢复。具体的影响程度如何,需要结合疫情的发展走势。
保障性项目进入建设发力期
除去疫情不可控因素外,业内人士对新增装机依然持以乐观态度,今年将成为光伏电站建设的发力期。
于多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去年的风光大基地、整县推进等政策出台后,项目很快已经进入实施阶段,也完成了前期如拿地等工作。但是因为组件价格的影响,电站的收益不佳,没有特别快的启动。但是风光大基地作为国家主导的保障性项目,对价格的接受度更高,今年年中和年末都有并网计划。
综合而言,二季度大型地面电站建设加快是确定性事件,疫情会增加不确定因素,但是总体来看,有信心较去年实现同比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存量可再生能源项目补贴拖欠问题解决在3月有重要进展。财政部网站此前发布《2022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明确“中央本级支出”增加至4528亿元。综合各方判断,大概率用来解决长久以来新能源补贴拖欠问题。
有业内人士预测,最快一个季度清查完毕,此后将一次性发放历史拖欠补贴。中信建投(23.280, -0.19, -0.81%)证券预测,企业实际拿到钱应该是在今年的下半年或者是第三四季度。于多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补贴到位后,对电站建设方而言是很好的资金流补充,并继续推动下一轮电站开发建设。
此外,重要的一点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从产业链自身剖析,硅料价格依然是影响终端转机的重要因素。据硅业分会最新数据,本周国内多晶硅市场成交相对活跃,硅料价格延续小幅上涨走势,成交均价涨幅在1%以内,直逼25万元/吨。
不过,好消息是,随着各环节产能的进一步扩张,上游价格拐点愈加清晰。
隆众资讯分析师方文正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随着2022年硅料理论产能接近翻倍增长,考虑到硅料实际完全释放的爬坡期在5-6个月,预计2022年下半年硅料供应量方可达到相对宽裕的阶段,届时硅料价格或将理性回落至200-220/千克左右的水平,带动中下游产品成本下降,组件端不排除回落至1.6-1.7元/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