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光伏HJT电池(异质结电池)产业化,上市公司动作频频。 5月22日,《证券日报》记者从海源复材获悉,为推动旗下子公司的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发展,公司日前与无锡釜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釜川股份”)签署高效异质结整线技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依据协议,海源复材与釜川股份全面合作开发高效异质结整线技术,形成具有产业化GW级的N型高效电池整线装备方案,共同合作促进该技术方案的GW级规模化生产应用。 此前,海源复材以全资子公司滁州赛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在滁州市全椒县投资新建光伏产业基地,建设10GW TOPCon高效光伏电池项目、5GW HJT超高效光伏电池及3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 事实上,5月份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公告,宣布“斩获”HJT电池相关大额订单或加快扩产。 例如,5月初,金刚光伏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不超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6480万股股份,募集资金不超过20亿元,其中14亿元拟用于年产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1.2GW组件生产线项目,剩余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5月17日,迈为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合肥华晟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宣城华晟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设备采购合同,约定拟采购的高效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设备13条,共7.8GW。 值得注意的是,HJT电池是N型光伏电池技术路线的重要分支,但由于成本较高,其产业化进展一直慢于TOPCon电池。 “一方面是设备更贵,另一方面是低温银浆的用量比较大。”新能荟创始人张丽广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浆的进入门槛高,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对外依存度大。 据了解,银浆成本占HJT非硅成本的40%以上,是HJT成本高昂的一个主要因素。资料显示,p型电池正银消耗量约71.7mg/片,背银消耗量约24.7mg/片,而异质结电池双面低温银浆消耗量约190mg/片,消耗量明显更多。 因此,金属化降本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而铜电镀“去银化”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一条有效路径。“铜电镀技术使用金属铜代替全部的金属银,铜材料价格低廉,并且双面金属化可以同时完成,HJT铜电镀单瓦成本相较于传统丝网印刷工艺降低50%左右。”清晖智库创始人宋清辉表示。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国内多家光伏和发电企业纷纷布局铜电镀技术,并与设备公司进行合作。例如,海源复材在光伏铜电镀技术已取得突破,中试效果良好,且工艺趋于稳定。对标以往的电池银浆,采用铜电镀工艺技术,成本可以降低50%左右,转换效率可以增加约0.3%。 谈及较高的设备成本,张丽广表示:“通过规模化生产可以降低设备的投资成本,未来,随着技术和工艺的进一步提升,单位产能的银耗、低温银浆价格、单位产能的设备投入将有所下降,将进一步降低HJT电池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