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元
刘汉元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光伏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来自全球的激烈竞争。“眼下,美国、欧洲和印度通过加强本土光伏制造业、削弱我国在全球光伏市场领跑地位的举动并不明智。”刘汉元表示,客观来讲,离开中国制造去推动人类碳中和进程,这不太现实。“根据推算,假如美国要在可再生能源产业中与中国脱钩,关起门来打造自己的供应链,10到15年的时间不一定完成。欧洲如果要做同样的事情,15到20年的时间不一定能够如愿。可是留给全人类碳中和的时间,发达国家只有不到30年的时间,发展中国家也只有不到40年的时间,已经没有徘徊和倒退的时间了。”刘汉元说。 在人工智能(AI)成为全球焦点的背景下,AI也成为两会热词。美国初创企业Open AI 的CEO奥特曼曾表示,未来AI需要能源方面的突破,因其消耗的电力远超人们的预期。未来,光伏发电是否能满足AI的耗电量?刘汉元列出一组数据称,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到2050年,全球要实现净零排放,近九成的发电量将来自可再生能源。综合对比分析,光伏发电可能是未来一次能源(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包括原煤、原油等)的主要来源,最高占比可达60%-70%。 刘汉元称,未来20年到30年时间,把工业革命以来的能源体系,完全从化石能源变为非化石的可再生能源,这是个巨大的产业。他认为,中国也许会有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的产业规模,全世界可能会超过100万亿美元的规模。中国企业乃至全球企业要认真对待这个机会。 |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