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经信技术〔2014〕144号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组织
申报2014年度浙江省优秀工业
新产品(新技术)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经信委(局),省级有关单位,有关行业协会:
为落实省政府关于“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工作部署,进一步提高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能力,促进工业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我省“工业强省”建设,根据《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评定办法》(浙经信技术〔2010〕213号)的有关规定,现就做好2014年度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组织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申报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报单位应是在浙江省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
(二)申报的新产品(新技术)应是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我省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重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具体参照《2014年度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评选重点领域》(附件1)。
(三)申报的新产品(新技术)应在2011年始至2014年3月31日前通过浙江省省级以上鉴定(验收),已连续生产运行或使用1年以上且投产销售,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上,并在2013年度内实现利税300万元以上。
(四)申报的新产品(新技术)及其相似的项目曾获得浙江省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和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首台(套)产品资金奖励的,不得申报。属《评定办法》第四条的,不得申报。
二、申报程序
(一)各地经信主管部门申报。申请单位可向所在地的市、县(市、区)经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提交申报材料,由各市、县(市、区)经信主管部门初审并推荐报送我委。
(二)授权行业协会申报。我委授权相关协会(名单见附件2)可向我委直接推荐申报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由申请单位向行业协会提出申请,提交申报材料,行业协会初审后报送我委。
(三)省属企业申报。省属企业可直接向我委提出申请,并提交申报材料。
三、申报要求
(一)请各地经信主管部门对照《2014年度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评选重点领域》,对申报的新产品(新技术)的技术创新水平进行严格把关。今年,我委将围绕省政府提出的“百套成台智能化装备、千台智能单机装备、万种智能化新产品”开发计划,对符合要求的智能化新产品给予优先支持,请各申报组织单位重点组织推荐一批创新性强、附加值高、带动性大的智能化新产品。
(二)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申报采用网上申报系统(网址http://wsbs.zjjxw.gov.cn/technique/login.htm)。申报项目材料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情况、项目鉴定(验收)材料(必须含技术水平鉴定结论)、主要研发人员、2013年度企业财务报表、申报承诺书及其它相关的证明材料(如专利受理或授权书等),具体详见网络申请表单。主要研发人员(每项不多于7位)必须和项目鉴定(验收)资料中的研发人员一致。请如实填写申报新产品(新技术)的2013年度销售收入、利税等经济效益指标,不得弄虚作假。产品通过初选后,将要求企业提供该产品(技术)的单项经济效益审计报告。
(三)申报实行限额推荐。各县(市、萧山区、余杭区)不超过6项(其中物联网领域不少于1项),各市不超过9项(其中物联网领域不少于1项),杭州市(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增加5项(应当是物联网领域产品或技术)。经授权的相关行业协会不超过3项,其中省物联网产业协会不超过5项。为鼓励工业新产品发展较快的市,对2013年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速排名前5位的丽水市、温州市、湖州市、舟山市和金华市分别增加1个指标。
请各地加强今年新产品申报的组织和推荐工作。对物联网产业和新产品开发管理工作不在同一处室的,请技装处(科)主动和物联网管理处(科)充分沟通,共同提出物联网领域的重点新产品(新技术)申报名单。
为推进产业技术联盟(名单见附件3)发展,联盟依托单位可申报或由依托单位推荐联盟内一家紧密层企业申报一项新产品(新技术),通过联盟推荐的项目须经省经信委预审后,再报申请单位所在地经信主管部门行文推荐,不占地方推荐名额。
省属企业和经授权的行业协会等可直接报送省经信委。
(四)请各推荐单位将审查合格的项目汇总后一式两份行文报送我委(附项目汇总表,汇总表可从网上导出),网上提交的材料无需报送纸质材料。
(五)网上申报截止日期为2014年5月9日,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省经信委技装处罗仁宏、陈革,联系电话:0571-87058112、87058172。
附件:1.2014年度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评选
重点领域
2.授权推荐申报2014年度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
(新技术)行业协会名单
3.经授权的省级重点产业技术联盟名单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4年4月1日
附件1
2014年度浙江省优秀工业
新产品(新技术)评选重点领域
一、物联网产业
(一)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
新型射频传感器、芯片、电子标签、读写器具等;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感知终端设备;微纳传感器与执行器核心元器件;传感器核心元件、敏感元件;特定应用领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及相关接口技术与协议的技术开发。
(二)网络传输与数据处理领域。
新一代互联网宽带无线数字通信技术及关键设备;大容量数据存储、高效率传输设备及数据压缩、处理技术;大容量数据交、信息挖掘、信息安全、测试技术开发。
(三)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标准化领域。
基于物联网技术特定应用领域的嵌入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嵌入式技术和中间件;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异型智能终端间数据传输控制中间件平台。
二、轻纺行业
(一)食品行业
1、分离、杀菌、保鲜、营养强化等加工技术
2、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相关技术
(二)造纸行业
1、新型纸产品的开发和清洁化生产技术
2、具有防油、防水、防火、保鲜、冷藏等功能性纸包装产品
(三)皮革行业
1、清洁化、高吸收的脱毛剂、加脂剂、染色材料及染色助剂生产技术
2、无铬鞣剂及其系列配套助剂、铬鞣助剂、新型鞣剂及复鞣剂产品
3、皮革及其制品的边脚料等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技术
(四)现代纺织业
1、新型聚酯专用纤维
2、立体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3、新型纺纱、织造和纺织品设计工艺技术及装备
4、印染行业节能、节水(无水)、低排放加工技术及环保型整理新技术
5、纺织品数码喷印技术及装备
6、印花色浆、助剂、染料自动称量、配送系统技术及装备
7、针织物平幅连续式生产技术及装备、平幅印花后水洗技术及装备
8、高效节能低排短程烘燥定型成套设备
三、化工行业
1、化工绿色生产工艺技术
2、新型节能高效的加热、分离、干燥技术
3、对大量使用的有毒、有害的原料、溶剂和催化剂进行绿色化替代技术
4、新型催化剂和催化技术
5、化工副产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6、新领域精细化工
7、氟化工产业深加工
8、有机硅产业深加工
9、特种合成橡胶和树脂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10、绿色农药、染料、颜料新品种
四、现代生物产业
1、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基因工程药物、生化药物、生物医学工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
2、生物材料、生物基化学品及生物质原料转化关键技术,实现对化石原料的部分替代
3、生物质能源高效培育与转化技术
4、木(竹)基复合材料和高分子新材料制造与应用技术
5、海洋水产品深加工与生物炼制、海洋生物医药产品
6、能源植物、生物柴油、生物燃料乙醇和其他生物质能源
7、专用微生物菌剂、生物净水剂、生物絮凝剂、生物脱硫、有机垃圾处理剂等新型生物环保制剂产品和技术
五、医药行业
1、原料药新品种开发
2、原料药绿色生产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
3、高附加值新型医药制剂开发,新型辅料开发生产
4、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中成药的开发或中药二次开发,新型的天然植物药品、保健产品开发
5、先进提取、分离、纯化、制剂和质控技术开发应用
6、新型医药包装材料和产品开发
7、新型医疗器械、便携式医用产品开发
六、新材料产业
1、核级不锈钢生产技术
2、航空铝材开发生产技术
3、高性能稀土合金
4、高性能电子功能材料
5、特种纤维(碳纤维等)生产技术
6、纳米功能涂层材料生产技术
7、高效二次电池材料开发
8、高效能转换和储能材料研发
9、功能高分子膜材料研发
10、先进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及设备
七、冶金行业
1、高强度冷轧板生产技术
2、薄带连铸技术
3、高纯金属生产技术
4、短流程熔炼技术
5、高强度铝合金开发技术
6、高强高导铜合金生产技术
7、耐腐蚀铜合金加工技术
8、清洁、高效型再生金属回收技术
9、铁素体不锈钢生产技术
10、高强度机械用钢生产技术
八、建材行业
1、余热发电提高余热利用效率技术
2、水泥高效粉磨节能技术
3、有害气体的排放控制和治理技术
4、消纳工业废渣及废弃物技术
5、协调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技术
6、玻璃窑炉富氧燃烧和纯氧燃烧技术
7、Low-E节能玻璃技术
8、烧结多孔砌块及填塞发泡聚苯乙烯烧结空心砌块节能技术
9、节能型合成树脂幕墙装饰系统技术
10、预混式二次燃烧节能技术
九、机械行业
参见《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领域(2013)>的通知》(浙经信技术〔2013〕258号)。
十、电子信息行业
1、集成电路及专用芯片的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技术及产品
2、数字宽带移动通信技术及设备
3、高端服务器、海量存储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关键设备
4、新型显示器件及设备、半导体照明材料、器件生产工艺及设备、表面贴装元器件及新型电子材料
5、数字多媒体、终端技术及产品
6、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中间件、信息安全软件、动漫游戏及网络增值服务
附件2
授权推荐申报2014年度浙江省优秀工业
新产品(新技术)行业协会名单
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协会、浙江省皮革行业协会、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浙江省电机行业协会、浙江省家具行业协会、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浙江省照明电器行业协会、浙江省软件行业协会、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浙江丝绸行业协会、浙江印染行业协会、浙江省化纤行业协会、浙江省包装技术协会、浙江省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浙江省日用化工行业协会、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浙江省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附件3
经授权的省级重点产业技术联盟名单
序号 |
省级重点产业联盟名称 |
1 |
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太阳能聚光热发电产业技术联盟 |
2 |
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乳品包装机械数字化控制产业技术联盟 |
3 |
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数码纺织大批量定制产业技术联盟 |
4 |
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先进纺纱装备产业技术联盟 |
5 |
浙江省节能业LED照明产业技术联盟 |
6 |
浙江省新材料业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产业技术联盟 |
7 |
浙江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业物联网智能家居产业技术联盟 |
8 |
浙江省通信业支撑应用产业技术联盟 |
9 |
浙江省大数据应用产业技术联盟 |
10 |
浙江省文物保护传承专用装备产业技术联盟 |
11 |
浙江省智慧农业产业技术联盟 |
12 |
浙江省信息安全产业技术联盟 |
13 |
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3D打印产业技术联盟 |
14 |
浙江省装备制造业医药包装产业技术联盟 |
15 |
浙江省橡胶生产与应用产业技术联盟 |
16 |
浙江省信息业智能社区产业技术联盟 |
17 |
浙江省新型电池产业技术联盟 |
18 |
浙江省轻工业高端户外用品产业技术联盟 |
19 |
浙江省铅蓄电池行业重金属废水污染防治产业技术联盟 |
20 |
浙江省嘉兴市物联网产业技术联盟 |
21 |
浙江省新材料业产业用高性能纺织材料技术联盟 |
22 |
浙江省新能源业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联盟 |
23 |
浙江省饮料制造业黄酒产业技术联盟 |
24 |
浙江省节能环保业绿色建筑材料产业技术联盟 |
25 |
浙江省装备制造业大气环保脱硝催化装置产业技术联盟 |
26 |
浙江省智慧人工环境产业技术联盟 |
27 |
浙江省装备制造业燃煤烟气治理装备产业技术联盟 |
28 |
浙江省金华工具五金产业技术联盟 |
29 |
浙江省医药制造业现代中药提取物产业技术联盟 |
30 |
浙江省纺织业高机能锦纶纤维及其针织产业技术联盟 |
31 |
浙江省新材料业磁性材料产业技术联盟 |
32 |
浙江省装备制造业汽车空调产业技术联盟 |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4年4月1日印发